盒马试错多种业态
过去几年,在阿里庇护下,盒马一直在不断尝试新的业务形态。从早的盒马鲜生店、到盒马mini,盒马邻里、盒马奥莱店等等近十几种,每个业态的风口下都有盒马的身影。
或许,这一方面说明盒马有着初创企业的活力,但更多是显现盒马战略上的游离不定,试图找到适合自己的商业业态,找到实现盈利的商业模式。可惜的是,大多数业态都“过眼云烟”,这些试错业态长则一两年,短则几个月。盒马试错多种业态,归根结底在于商业模式困境始终没有彻底解决。
2019年,盒马在业内其他商超风声鹤唳之时,突然声称要重点发展盒马小站和Mini店,原因是这两种业态面积小,经营更为灵活,投资成本低,可以快速复制,盒马这一战略还“吸引”七鲜等玩家入局。
可仅仅过了一年,侯毅就称盒马小站只是一个仓,局限性很大,客单依赖于烧钱拉新,很难实现盈利,终在2020年叫停,而当时布局的70多家盒马小站掉头直接被改造为盒马Mini店。
伴随着盒马Mini店的出世,似乎给了盒马和行业更多的希冀,侯毅又自信称,这才是生鲜电商的模式,并提出“一年要开100家店的目标”。
但实际上,业内很多企业也都低估了开小店的难度。盒马同样如此,低估了Mini店的执行难度和投资成本。试错一年,仅仅开出十几家门店,扩张无望后的侯毅只能反思自己之前认为盒马Mini店是好的商业模式的判断,以来给盒马Mini一个体面的结局。
一种模式的火焰息了,另一朵模式的火焰接着燃起。
盒马邻里成为接棒盒马Mini的“新星”,试错一年后,盒马邻里被定义为盒马未来十年重要的战略,但显然盒马再一次“否定了”自己。
在盒马不断试错的过程中,烧了不少钱,至今也未能找到可行的发展模式,再加上背后“金主”面临的一些困境,自然就失去了“保护伞”。
两年多前,阿里公布了新一轮组织升级,将盒马升级为独立事业群,侯毅继续担任盒马总裁,向张勇汇报,调整的背后看似是盒马在阿里集团中的地位被提升,但其实“隐患重重”。
随后,阿里开始全面推行经营责任制,年底,阿里又开始升级“多元化治理”体系。这也意味着,盒马从阿里的事业群转变为一家独立公司,自负盈亏。在2022年初,有消息传出盒马以100亿美元估值独立融资,消息一出便引来各方关注。阿里方面则表示不予置评。还有业内人士透露,盒马的融资已经完成。但这并没有被盒马官方证实。
如今再回头看盒马的这六年的探索,不可否认它是新零售赛道的抢跑者,更是创新者。
但这些年盒马将更多的经历和成本投入到各种业态的试错中,但却忽略了对盈利能力的打造,后来盒马意识到这个问题,但时间稍有些晚。